创伤后应激障碍又称压力心理障碍症,指人在遭遇或对抗重大压力后,其心理状态产生失调之后遗症。那么,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病因是什么呢?
1.创伤性事件
创伤性事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:
1)人为灾难。如严重的交通事故、空难、火灾、或煤气爆炸、矿井发生爆炸或塌陷。
2)自然灾害。如特大山洪爆发、大地震、火山爆发、森林火灾、飓风、亲人突然死亡等。
3)暴力、犯罪和恐怖主义事件。如遭受歹徒袭击、被强奸、性虐待、战争、恐怖性爆炸、家庭财产被抢劫等。
2.生物学因素
遗传学的研究认为,有其他焦虑障碍家族史的人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可能性明显增加。
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两个重要的大脑结构(即海马和杏仁核)发生改变。许多研究发现,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有海马萎缩、海马功能活动下降以及海马N-已酰天冬氨酸的减少。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在进行与创伤有关的活动时,杏仁核活动增强,前额扣带回和眶前额区的活动下降,而脑中这些区域与恐惧反应有关。
3.心理社会因素
1)莫勒(Mowrer,1947)的双因素模型
用经典条件作用来解释创伤体验-恐惧和痛苦的建立;用操作条件反射来解释创伤后应激障碍回避症状的发展,恐惧的保持。如果对创伤性线索不回避,通过习惯化的心理机制,条件刺激与创伤体验之间的联接慢慢就会消退。
这个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创伤性体验和回避症状,但它解释不了:创伤记忆反复闯入个体的意识和无意识-梦魇。
2)Foa、Steketee和Rothbaum(1989)提出:
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源于记忆中建立起来的-恐惧网络。网络构成包括:刺激物、个体的反应、躯体记忆和其他的一些元素。内外刺激均可激活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。
这个模型提示我们在进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干预时侯,不仅要暴露创伤性情境或线索,同时还要暴露“创伤性记忆”。通常采取的方法是:反复回忆-日记法。
通过这种方法,可以调整个体赋予创伤性事件的额外意义,避免二级情绪的伤害。
3)霍罗威茨(Horowitz,1986)的社会认知模型
信息加工的“竞争趋势”或“完整倾向”:即个体有这样一种动力或需要:将创伤记忆整合到己有的关于世界的图式中去。根据皮亚杰的理论,途径有两条:顺应和同化。
另一方面个体又有回避创伤性体验的需要,这就阻碍了创伤信息的整合加工。结果,创伤情绪无法得到加工,成浮云状存在大脑中。
创伤事件会伤害人的这样一些内在构建:
安全、信任、能力、自尊和亲情的信念。
4)布鲁因(Brewin,2001)的双表征理论
他在莫勒(Mowrer,1947)的双因素模型中加入了另一个信息加工过程:创伤条件反射的建立赖于两种记忆加工。
①言语获取记忆(verbally accessible memories):这是意识可触的记忆,包含感觉信息、情感和身体反应以及对该事件的看法。这些记忆通常有选择性,因为在危险情境下人的意识范围变的更狭窄。
②情境获取记忆(situationally accessible memories ):这是意识不可触的记忆,包括感觉信息(听觉、触觉、视觉),生理的和肌体运动的信息,这些信息通常以这样的形式出现:闯入性情景并伴有生理唤醒。
③通过感觉通道输入的信息既有意识层面的内容,也有无意识层面的内容。
④创伤性情感包括两个层次:条件性的和解释性的。
4.其他因素
病前的人格特点和社会文化因素也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有关。如:依赖型人格、边缘型人格、反社会性人格,会妨碍人们成功地应付困境。
童年的创伤,如受歧视、受虐待、被遗弃、性创伤、与父母分离的创伤等,都可以使后来的创伤性事件更容易引起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。
既往有过某种精神障碍,如惊恐障碍、强迫症、抑郁症,也增加了危险性。